《泰迪熊》:又一个黄金年代的美梦
这几天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剧版《泰迪熊》,总体来说还过得去:故事内容非常日常,没事先预想中那么三俗,除了一些粗口、飞叶子和低烈度荤段子外,基本就是普通一家人的生活喜剧,笑点还不错,不算多精彩,但也能看看。
不过,让我略感意外的是,该剧的评价似乎很好,外网不太清楚,反正豆瓣评分已经涨到了8.5——尽管到我发文时打分人数也才1500多人,不能太说明啥,可是近半的五星率,还是令我忍不住多问了几句“为什么?”
在我看来,剧版《泰迪熊》只能算一部体量很小的轻喜剧,高级的包袱不多,也没太出挑的亮点,距离优秀仍有不少距离……既然如此,那就只能去作品的卖相和气质里找答案了。
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,是该剧在保证思想性不落伍的前提下,极大符合了许多人传统乃至有些老派的审美,能把它看下去的观众,会处于一种相当舒适、轻松且愉悦的状态中。
别的不说,光是剧里所有主要角色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白人,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——是的,我现在看到一个演员表没那么“多元化”的新剧反而会觉得不习惯——关键是他们长相都还不差,比如饰演妈妈苏珊的阿兰娜和饰演堂姐布蕾尔的乔琪亚·惠格姆我都很喜欢。
尤其是乔琪亚,印象里在《惩罚者》S2之后就没看过她作品了……
能看到漂亮的美女(包括配角们也都挺顺眼),是我能把《泰迪熊》看下来的动力之一(原谅我就是这么俗)。
更主要的是,该剧选择在美国最美好的年代(之一)走家庭喜剧的路子。这类作品往往都能收获不错的反响,远了说有《成长的烦恼》《辛普森一家》《恶搞之家》等,近一点也有《无耻家庭》《小谢尔顿》等等。
主创塞思·麦克法兰本身也参与过《恶搞之家》和《辛普森一家》的制作,再拍一个相似的东西,可谓是驾轻就熟。
《泰迪熊》的故事时间设定在1993年,泰迪熊声名大噪的时期已经过去,正和16岁的约翰·贝内特以及他的家人们生活在一起,既可以当成影版《泰迪熊》的前传,又不会显得那么“新”。
90年代本就是美国最欣欣向荣、四面开花的时候,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个繁荣富足的国度,演一个波士顿工薪家庭不算富裕却也要啥有啥的日常生活,足够一帮人去缅怀或乐在其中了(《老友记》等作品能成为经典,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时代加成)。
而且《泰迪熊》里那些生活的烦恼,拍得并不刺人,因此看起来也比较温馨。
比如约翰和泰迪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霸凌,只是伪装霸凌者的父亲搞恶作剧,全程没有仇恨的成分,最后双方友好地握手言和;又比如布蕾尔在家人面前出柜,最保守的马蒂为了不失去亲人,也选择了包容和接受。
说到这里,我想表扬一下马蒂和苏珊这一对中年夫妇的人设,与他们相关的剧情,也可以看作该剧受人喜欢的主因之一。
马蒂是个很典型的美国传统白男,打过越战,思想保守,辛苦工作,了无生趣,刚愎自用,这种角色通常都是作为反派出现的,但剧里却给了他极大的理解和尊重,尤其是对于他越战退役老兵的身份,在E7马蒂自己也承认去打了一场不义战争的情况下,全家人都给了这个身份足够的敬意——
或许是这些年看过太多拿军人开涮的美国影视作品了,不是无脑帮凶就是PTSD,不反思不成活,突然看到一次淳朴的尊敬,我反倒觉得传统点也挺可爱的。
苏珊也是个无比传统的家庭主妇,信仰上帝,絮叨啰嗦,单纯质朴,关爱家人,家长里短,用当下的女性叙事来说,她就是典型的“父权社会下被剥削的女性形象”,事实上,剧里也通过布蕾尔这个前卫的“新女性”多次表达过这种不满,希望苏珊能够脱离传统强加给他的桎梏,苏珊也确实得到一次机会回到职场,去学校做代课老师,可事后苏珊仍然回归了家庭——
这也是令我动容的一个编排,没有强迫一位已习惯于传统的女性去“进步”,而是容许她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。
有着如此温和的底色,再搭配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梗,《泰迪熊》很难不讨喜。
当然,剧里精挑细选的致敬元素,肯定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、放到今天来看也不过时的,比如蝙蝠侠、星球大战、ET等经典影视IP。
最搞笑的要数E7里泰迪为约翰想的约会点子,让两个小年轻扮演新鲜热映的动画电影《阿拉丁》里的男女主,穿着COS服坐在车顶魔法飞毯上找体验感,等摔下车后再被急救医生吐槽“我恨死那部电影了”。
这就是美国90年代背景的魅力,一家人偶有烦忧且温馨殷实的生活,约翰平时脑子里想的,也不过是上学、看黄片、高中舞会、破处之类的“大事”,再加上一只与人类无缝对接的毛绒泰迪熊相伴身边,试问这样的日子有几人不向往、不怀念呢?
《泰迪熊》最后一集结束前,约翰和泰迪一块儿被惊雷吓到了,气得准备作一首曲子来fuck打雷,这也和电影版里的桥段对上了。
不知道这部剧还能不能拍下去,反正我是持开放包容的态度,未来还有就接着看,要是就此结束,也不失为一部清新解腻的小点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