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
大千居士与旧王孙饮誉艺坛百年,两人风格各异,一借古开今,奔放洒脱,一积学深厚,清贵雅逸,各领风骚。是次拍卖呈献南张北溥佳作多帧,涵盖各类题材,其中张大千〈烟寰青城图〉,以泼墨写其毕生念兹在兹的青城山,六尺巨幅,满纸淋漓,而不掩山川钟灵之气,好艺者自不错过!
—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专家黄晓君
自写青城旧住山,绿云犹似拥烟鬟。忆吹长篴高台夕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张大千 烟寰青城图泼墨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七七年作91.5 x 182.3 公分估价︰26,000,000 - 40,000,000 港币款识:自写青城旧住山,绿云犹似拥烟鬟。忆吹长篴高台夕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六十六年丁巳三月,写似仲民仁弟。爰翁。年七十有九。钤印:「大千」、「下里巴人」、「得心应手」、「环荜盦」。藏印:「星洲秋斋珍藏」。
实景图
展览:
①北京,保利艺术博物馆,〈新加坡秋斋藏画精选展〉,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八至二十五日②香港会议展览中心,〈春华秋实 ─ 新加坡秋斋藏中国近百年书画〉,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著录:①〈新加坡秋斋藏画〉卷一(新加坡,新华美术中心,二〇一〇年),页46-51②〈春华秋实 ─ 新加坡秋斋藏中国近百年书画〉卷二(香港佳士得,二〇一六年),页276-277③〈新加坡秋斋藏19、20世纪中国绘画精选 〉(卷一)(新加坡国家图书馆,二〇二二年),图版126来源:画家写赠李仲民,由李氏家族递藏香港苏富比,二〇〇八年十月,中国书画拍卖,编号1224新加坡「秋斋」收藏
张大千与青城山
青城山乃四川名山,林木繁茂,四季长青,山势雄伟,群峰环绕起伏,状若城廓,故得名「青城」。此地为道教宝地,古风胜迹散聚,环境清幽,景色絶佳,好名山如张大千者,自不错过。抗战期间,自故都脱险,辗转返蜀避居,便举家借住近青城山巅之古观「上清宫」,直至四一年启程敦煌。归后,亦数度短住。大千赞此地「天时绝佳,饮食亦可口」,既便往返成都办展,亦远离尘嚣,游山所见,蜡屐所经,辄添画本。居青城三载,心情惬意,笔墨且勤,画多诗多,自号「青城客」,又有「却吹长笛过青城」等印,体验之深,远超其他名山。
张大千题「青城山上清宫」
宅内清幽,树木成荫
张大千与家人合摄于上清宫,右侧者即张大千1939年
图片取自〈张大千文献图录〉(浙江大学出版社,二〇一八年六月)
他有诗谓「自诩名山足此生,安得携家住青城」,足证青城在其心中地位,笔下屡纳入画图,如自然景色,甚或山中物产异鸟奇卉等。日后避秦去国,画风丕变,笔下仍见青城,巨制〈青城山通景四屏〉、〈长江万里图〉长卷皆见其踪。
张大千 青城山通景屏, 1962,195 X 555.4 cm
实景图
张大千与李仲民
本幅上款「仲民」即李仲民(1951-1996),字道本,广东台山人。生于粤,复迁港,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移居北美,定居加州。是时,大千先生筑环荜庵于克密尔,李氏登门拜师,随先生习易牙之术,复任「大风堂」家厨。又得授书画之道,其性聪颖,经大千指点,大有所进,勺下笔端所出,俱获称许。一九七七年,大千返台定居,李氏遂于蒙特利公园市创业,开设川菜馆,取名「青城山」,既示菜式风味,又念师承渊源。大千以此为题,写赠本幅及书法题字,皆六尺巨制。李氏宝之,一直张悬于菜馆,维持完好。八十年代初,李氏多次赴台探望,随待左右。
大千先生为李氏「青城山」餐馆题字,为六尺巨幅,与本幅尺寸相约
本幅写于一九七七年,乃画家为贺李仲民川菜馆「青城山」启业而制。大千嗜美食,对自家厨艺引以为傲,「以艺事而论,我善烹调,更在画艺之上」。家厨以其亲传衣钵自起炉灶,大力支持,遂取六呎整幅,以店名入图。巨幅青城,高悬于餐厅,满堂食客可见,彷如置身蜀地,尝川菜。如斯大张旗鼓,无非藉以为餐馆宣传,亦寄托对学生之厚望。
实景图画面青城,未再重复一九六三年〈青城山通景屏〉全景式构图,不采大开大阖泼墨法,着墨处重于呈现青城山钟灵毓秀之境。满纸花青,轻淡如烟,氤氲袅袅,笼罩群峰,正是朝露时份之晨雾。天际一碧如洗,空气清洌,云海波澜,连岗接陇,绵亘千里,古刹树石、青山翠谷,朦胧中若隐若现,犹如仙境,一片空灵静谧。大千寓此,每每清晨而起,空山鸟语,神思清爽,入目者,或即此番风光。
晨曦的青城,山峦间薄雾朦胧,一片静谧空灵他此时去国已近三十载,「平生梦结」之青城,念念未忘,盖「余居青城三年往矣,朝暮观其变换,兼以登涉,得稿颇多」,写来直抒胸臆,驾轻就熟。全画色调柔和,主山体以水墨泼洒,浓淡间见前后层次,峯峦重叠与天光岚气调合混融,光影掩映,天机自然。点景描划细致,半掩密树烟岚中的一列赭色房舍,应为上清宫;左方山峰主体高处,即青城第一峰,而絶顶上之亭阁,老君阁是也。复以细笔收拾,强化山体轮廓之嶙峋凹突,或点或擦,缜密工巧,笔法老练。
实景图全画兼工带写,妙造自然,无乃大千数十载深厚功力之呈现,更遑论是六呎之巨制!上钤「得心应手」印,惬意之情,溢于言表。
实景图画上录七绝,乃画家自写,句中「明月何时照我还」,道尽画家怀乡之情。归梦之地,已不可攀,只可靠笔底追忆了!
风裳翠盖
大千于台北摩耶精舍赏荷
张大千 白莲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六二年作画家题画匣135 x 68.5公分估价:2,400,000 - 4,000,000港币来源:王宜宪家族收藏
款识:
壬寅年二月廿二日,横滨之偕乐园写,时方病臂,运笔拙朴,遂觉风骨又自不同也。爰翁。
越岁七夕前一日题赠宜宪世讲留念。大千居士爰同在三巴之摩诘。
本幅保持「大风堂」原装裱,饰以日本织锦,镶东瀛烧制之景泰蓝轴首,上烧「大风堂」、「三千大千」字样,又附具画家题签于上之日本桐木盒,此等装池,多用于画家珍爱之作品上。
上款人王宜宪,四川内江人。其父与张善子共赴东瀛留学,故兼具同乡同学之谊。父殁后,一九五五年举家迁居巴西,落户摩诘市,从事贸易,与大千为近邻。该市多有四川人聚居,乡里格外亲切,同声照应,且大千与王氏为两代交谊,过从颇切。大千于各地举办画展,即由王氏筹备运送事宜,办理相关进出口文件。画家检此赠之,以酬运画之劳。
张大千 朱衣翠裳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七八年作86.1 x 34.7 公分估价:400,000 - 800,000 港币
上款「小明世讲」,乃民国文坛名宿易君左(1899-1972)亲属。
易君左易氏,原名家钺,湖南汉寿人,留学日本,入早稻田大学,返国后,加入报界及教育界。一九四九年迁港,执教于香港浸会学院,曾任〈星岛日报〉副刊主编。一九六七年定居台湾。有散文、诗词、游记、论述等著述多种传世。
易君左与张大千早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相识于沪。抗战期间,结邻青城山,时相往来。大千移家巴西,筑八德池,亦倩易氏撰〈灵池记〉以纪。本幅写赠其亲属贺结缡之喜,故称谓曰「世讲」。
张大千 荷塘逸趣水墨纸本 镜框 一九七二年作67.6 x 135公分估价:550,000 - 700,000港币
著录:〈如何绘画中国画〉(英文),简文舒着(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,一九七四年),页163来源:画家写赠女弟子简文舒
简文舒(1926-2010),广东番禺人,乃著名书法篆刻家简经纶六女。张大千与简氏友善,四十年代中期收文舒为弟子。她先后赴纽约、巴黎习画,在美国生活数十年间,创作不辍,多次举行画展,作品为各大美术馆及文化机构收藏。张大千与简文舒
张大千移家海外,与文舒仍往来频密,于纽约治眼疾,得其照拂,故常有写赠,本幅即居加州环荜盦时所出。
是次拍卖尚有张大千与简经纶合写〈松竹湖石〉
万里屐痕
张大千 松崖白练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六一年作45.6 x 25公分估价:240,000 - 400,000港币来源:王宜宪家族收藏本幅上款「王太夫人」,即王宜宪母亲,与〈白莲〉源自同一收藏。王宜宪母亲乃侨居巴西摩诘之四川族群中最年长者,备受敬重,大千亦屡写画相赠,本幅即贺其七旬诞辰之寿礼。
张大千 黄山光明顶图</section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七三年作96.3 x 60公分估价:500,000 - 700,000港币来源:直接购自画家,并由家族递藏
王敬贤
本幅上款王敬贤(1919-1999),浙江奉化人。祖辈显赫一时,曾祖父为晚清著名圣公会华人牧师王有光,伯祖父为民国外交界耆宿、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之一王正延,外祖父为藏书家陶湘。他留学美国圣若望大学,回国从事外交工作。一九四九年后,赴巴西营商,初期任职于面粉厂。五十年代初,董浩云欲于巴西设立中国航运公司分行,屡赴当地考察行情,王氏多陪伴在侧,及后加入东方航运集团,任驻巴西代表。
董浩云日记中屡提及王敬贤
一九七三年起,王氏因工作关系,与妻Marylu Prado暂居圣保罗三年,并携家人登门拜访张大千。Marylu亦为画家,慕大千画艺已久,值此机缘,购得本幅留念。
一九七三年,王敬贤偕夫人Marylu Prado及子女拜访张大千时留影
实景图
张大千振衣千仞冈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七四年作68.2 x 44.5 公分估价:450,000 - 800,000港币来源:束励中家族收藏
束励中(1923-1994),江苏丹阳人,著名工商实业家束云章次子,国立西北联大毕业,赴美攻纽约大学商学士,供职纽约中国国际商业银行。束云章(1886-1973),中国银行大老,先后襄理主持郑州、天津、西安等分行,倡导以金融发展工农业。抗战军兴,于西北设雍兴实业公司,以供军需,济助民生。胜利后,获委派任中纺公司总经理,指挥全国纺织业务,复膺立法委员。迁台后,推动财经政策,力促工商自强,历任多所建造及生产业公司董事长,亟得政商界推重。
左︰束云章(左)与于右任(右)右︰束云章与妻钟澄清
束云章家学渊源,素好金石书画,蓄书亦丰,与艺坛中人如谢稚柳、沈尹默往还密切,获赠颇伙。上世纪四十年代,束氏与张大千于沪上结交,继室钟澄清与之具同乡之谊,故相交甚契,屡获写赠精品。张大千为束云章撰挽联,录自〈束云章先生纪念集〉
按束氏后人忆述,本幅乃束云章逝世后,钟澄清答谢束励中协力处理财务事宜,遂于翌年倩画家写〈振衣千仞冈〉,勉其孝行。
松竹双清
张大千 松寿图水墨纸本 镜框 一九七〇年作137.5 x 70.1 公分估价:700,000- 1,000,000港币
展览及著录:
香港,大会堂,〈张大千书画展览〉,一九七四年一月一日至七日,并刊于展览目录,图版13
来源:香港苏富比,一九八〇年五月,中国书画拍卖,编号71
〈张大千书画展览〉著录
张大千 双竹水墨纸本裱于原装日本木框 一九七二年作57.5 x 90.8公分估价:600,000- 1,000,000港币
来源:张大千夫人张徐雯波女士旧藏
香港苏富比,二〇〇〇年十月,中国书画拍卖,〈张徐雯波女士藏大千书画〉专拍,编号181一九七二年,大千先生两项重要展览分别在洛杉矶及三藩市举行。本幅即写于展览相隔的空档期间。写竹乃中国绘画的基本功,大千对此十分重视,在其「画说」中亦辟「写竹」一章作详尽的论述。一九五六年,他与毕加索会面于法国,毕氏特别请益中国画的写竹之法,故稍后大千写〈双竹图〉寄赠。图中「右方一株竹,浓墨凸现,竹叶都是向上伸张的姿态;左方一竿则是淡墨衬影,竹叶都是向下垂布的姿态,双竹之间不仅显出了距离,也更见清了浓淡、层次。」本幅拈金冬心诗意写成,以双竹喻「义不食周黍」的伯夷叔齐,与他同年寄赠王新衡之〈红梅图〉所题「眼中多少顽无耻,不认梅花是国花」,俱为移家再三、寄身异地之心境反映。
溥儒
溥儒 柳溪荡舟设色纸本 镜框100.5 x 49公分估价:300,000 - 500,000 港币
”
画水之法,转笔为波,折笔为浪。折,刚也;转,柔也。
画云水,草书法也。笔须圆转而无棱角。
用笔贵刚柔相济,互得其用为妙。如写坚硬之物,则笔用刚;嫩弱之物,则笔用柔。凡用笔刚而无柔则易妄生圭角,柔而无刚则纤弱而力不足。凡折笔为刚,转笔为柔,阴阳变化之道也。
——溥儒〈论画〉
实景图
溥儒 钟进士醉归图设色纸本 立轴84.3 x 37.5公分估价:380,000 - 700,000 港币溥儒钟爱绘钟馗,他笔下的钟馗,形态、题材各异,有诙谐幽默者,有讽喻时事者,充满想象力,故有「溥钟馗」之称。本幅写钟馗醉归,其双目圆睁,脸颊泛红,两只小鬼随侍在侧,一只慌张地下蹲系鞋带,一只身背书本,一足脱靴仍亦步亦趋,情态耐人寻味。线条迅疾流畅,有如斧劈,钟馗须髯、小鬼毛发皆丝丝分明,极见功力。
实景图题诗以韩愈〈送穷文〉点题,韩文寓庄于谐,本幅亦诙谐生动,抒发画家不流于俗的清高志向。
溥儒 双松嵩寿设色纸本 立轴105.3 x 40 公分估价:100,000 - 200,000 港币
上款「留垞」即杨钟羲(1865-1940),原籍满州正黄旗,光绪十五年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授编修,历任官鄂、淮、宁等地。辛亥革命后,迁居沪上法租界,潜心诗文,编校古籍,著述甚丰。
实景图
本幅乃溥儒写贺杨钟羲七十寿,可推知即一九三四年所出。杨氏曾掌襄阳、江宁等地一府之政,故以知府之别称「太守」题之。
溥儒 松溪寄怀设色纸本 成扇刘春霖楷书宋诗18.5 x 47公分估价:100,000 - 150,000港币
溥儒 斜日远帆淡设色纸本 镜框30.2 x 39.7 公分估价:80,000 - 160,000 港币来源:束励中家族收藏本幅与〈振衣千仞冈〉同源自束励中家族收藏。束励中之父束云章与溥儒属旧交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束氏为照料溥氏生计,聘其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,每月致送夫马费,并代为觅宅,二人时有宴聚。束之长孙女亦拜溥儒门下习画。
溥儒 行书〈寒雨〉诗水墨纸本 镜框 一九五八年作59 x 32 公分估价︰60,000 - 120,000 港币
拍卖详情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春拍4月30日
长按二维码浏览拍卖最新消息
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
点击「阅读原文」(READ MORE)关注拍卖
版权所有@2022苏富比拍卖行
文章转发自链捕手,版权归其所有。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。